
李兴镇位于太和县西北部,居两省三县市交界处,辖12个村委会,总面积68平方公里,人口7余万人,耕地7万亩。其中集镇建成区面积3.5平方公里,人口1.5万。李兴大部分耕地属黄泛区,过去被称作“太和粮仓”,土地肥沃,适宜桔梗等中药材的生长,长期以业,我镇就有种植药材的传统。近几年来,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桔梗、板蓝根等中药材生产这个中心环节,依托外向带动,积极做大做强桔梗产业,以中药材的生产和购销带动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,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李兴实际、切实实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外向型农业发展之路。
一、指导思想
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统筹发展和安全,持续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,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,奋力打造经济强、百姓富、生态美的现代化美好李兴。
二、工作任务
压实主体责任,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。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,从严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;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,驰而不息纠正“四风”;聚焦巡察问题整改,强化跟踪问效,以整改促全面从严治党“两个责任”落实,以整改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。
坚持项目引领,增强经济发展动力。强化项目要素保障,加快重大工程、重点项目落地建设;围绕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等领域,积极争取各级资金支持;聚焦优化营商环境,切实抓好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踪推进和协调服务,确保全镇各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。
聚焦党建引领,持续推进乡村振兴。深入实施党建促乡村振兴项目,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;持续巩固脱贫成果,精准落实落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措施,用足用好财政涉农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;扛牢粮食安全主体责任,严格耕地保护;持续做好农田水利工程、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和“四好农村路”管护工作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
推动绿色发展,着力提升人居环境。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,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行为,彻底整改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,提升环境问题治理能力和水平;加大秸秆禁烧、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力度,改善大气环境质量;完善河、林长制管护机制,加强日常管护监测。
强化民生改善,着力保障民生福祉。把改善民生作为应尽之责,顺应民心期盼、办好民生实事,精心组织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,切实增强为民服务的预见性、系统性、精准性、普惠性,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加强社会治理,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。加大禁毒、法治宣传教育力度,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;完善社会矛盾纠纷预防、调处、化解综合机制,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;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,增强群众安全感、满意度;深入推进“枫桥经验”,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;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,严防各类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。
李兴镇村级区划
行政村名
|
自然村名
|
程庄村
|
辖19个自然村、36个村民小组、现有人口7256人、2073户、耕地5415亩
|
大谢村
|
辖11个自然村、40个村民组、2124户、总人口7435人、耕地8055亩
|
范庄埠村
|
辖12个自然村、36个村民小组、现有人口5155人、1473户、耕地4320亩
|
谢寨村
|
辖13个自然村、40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7388人、2245户、耕地8040亩
|
昝寨村
|
辖9个自然村、39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5681人、1675户、耕地6030亩
|
李兴村
|
辖4个自然村、28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7168人、2048户、耕地3990亩
|
谢庄村
|
辖10个自然村、33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5510人、1574户、耕地5535亩
|
二郎村
|
辖11个自然村、39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6313人、1804户、耕地6300亩
|
张楼村
|
辖8个自然村、28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5833人、1667户、耕地5610亩
|
徐老村
|
辖13个自然村、46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6889人、1968户、耕地7290亩
|
谢千村
|
辖12个自然村、28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5922人、1692户、耕地6465亩
|
范寨村
|
辖16个自然村、22个村民组、现有人口6467人、1848户、耕地5400亩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