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清嘉庆年间周姓在此设茶棚得名。1948年设周棚乡,1958年属伍明人民公社,1961年成立周棚人民公社,1969年并入伍明人民公社,1979年设周棚人民公社,1983年复设周棚乡,1992年撤区并乡时改为周棚街道办事处,驻地周棚集,
阜阳市颍泉区周棚街道办事处地处阜城北郊。东临亚洲十大编组站之一的阜阳编组站,南靠循环经济园区,西临沙颍河,北至茨淮新河,面积65.9平方公里,现下辖8个社区:常营社区、苗营社区、周营社区、茨河社区、殷溜社区、许庄社区、刘堂社区、周棚社区。人口4.7万人,行政区域面积67.5平方公里。周棚办事处区位优越、水陆铁交通便捷、城乡结合、以农为主。
周棚街道办事处北依阜阳华润电厂,东临亚洲十大编组站之一的阜阳北站,南接安徽阜阳循环经济园区。颍河、茨淮新河、老茨河三大河流形成的黄金水道西、北环绕,原生态的秀美绿化带深情环抱周棚大地,河上波光粼粼,两岸物产富饶,水运港、铁路港和公路港彰显着周棚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位置。车轮滚滚,运载八方物资,千帆竞发,通达神州各地,周棚正以崭新的姿态,展示着她魅力四射的发展活力。多条交错的现代化铁路上,不知是进站之缘,还是溢美之故,壮观、繁忙的铁路线上入境的巨龙总是情牵意连似的缓进慢行。
为全面打造“田园周棚”,通过统筹考虑、科学规划,街道在原集镇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科学修编,确定了建设"绿色、环保、休闲、四季呈美"为特色的集镇建设布局。办事处以集镇建设为突破口,通过进行硬化、亮化、美化、绿化的改造建设,着力打造园林化的乡村景观、生态化的郊野田园、景观化的农耕文化、产业化的组织形式、现代化的农业生产,成为一个功能齐全、品味高档、相邻和谐的快速、可持续发展的阜城卫星集镇。
周棚街道依靠近郊独有的区位优势,坚持实施大开放、大招商、大建设的发展思路,新型工业、商贸物流、特色农业等正呈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之势,华润电力的带动,新型建材企业的聚集,独具特色农产品(苗店皮丝、殷溜花生)及农副产品加工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,为周棚未来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。迅速壮大着的工业企业优势,水、陆、铁便捷的交通优势,自然秀美的环境优势,干群务实善良的民风优势,使辖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迈入良性循环、快速发展、繁荣稳定的崭新时期。
周棚街道重视社会治理,是全市平安乡镇(街道),“亲商、安商、重商”是周棚人始终信守的宗旨,“诚信、高效、双赢”是周棚人与外来投资者合作的基石,对投资者开辟绿色通道,实行全程服务,全力打造“服务高地、投资洼地、环境佳地”。
随着苗营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旅游贫困村,“一园二区三带”的推进,(一园:铁路主题公园,二区:沙颍河淮北大堤东部2万亩的观光体验区和西部1万亩的休闲度假区,三带:202省道和伍明沟沿线的龙泉生态农庄、自驾游露营地、迎祥观景观带,253省道和老茨河沿线的四季花带、慢漂流、竹园寺、一桥双舟景观带,102省道和茨淮新河沿线的茨淮新河森林公园、大灰刘地主庄园、铁佛寺景观带),周棚街道乡村旅游,都市休闲的格局正在形成。茨河铺风情小镇、红石桥迎祥观、半个店民俗小镇、七彩杨庄、殷溜花生小镇等历史文化底蕴正在挖掘发扬。
今天,周棚这块日新月异、活力四射的宝地,正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,明天,周棚这颗京九线上的明珠,将在皖北大地上熠熠生辉。
周棚行政村居委会
苗营社区
|
苗营、小周庄、大灰刘、小灰刘、小严营、严营、前范、后范、吕营、亓营、朱营、武庄、前严、后严、周庄、韩营、宁营、岗孜、靛行、吴营、韩东
|
22
|
茨河社区
|
杨元、大黄元、小黄元、小李庄、李小庄、于包寨、张庄、场口、马坑、集中、集北、新井、王郢、高口、寨内、集南
|
16
|
周棚社区
|
张庄、刘庄、杨庄、杜庄、闵庄、周庄、华润小区、巩营、苗店、后周、小潘庄、刘东、集北、集中、集南、集西、五七、刘西
|
18
|
殷溜社区
|
解放庄、杨郢、小刘郢、因六、下竹园、万庄、大刘郢、刘庄、饶庄、楚郢、上竹园、张窑
|
12
|
许庄社区
|
后梁、前梁、鸭湖、梁山庄、谢庄、老宅、许寨、汪庄、张庄、前楚郢、后楚郢、高庄、许庄、朱元寺、小王庄、小梁庄、药铺
|
17
|
周营社区
|
安东、安西、前郭、后郭、屈杨庄、后杨、安小、吕庄、李大庄、后李、屈庄、新庄、马桥、半个店、大管营、张竹园、东周、王庄、老张庄、小营、西史、东史、朱庄、新张庄、西周
|
25
|
常营社区
|
东路营、西路营、染坊、郭东、郭西、菜元、后刘、巩庄、黑东、大杨、小杨、安庄、李庄、常东、常西、滕营、北新、寨东、寨西、周庄、姚西北寨、姚上、老寨、南新
|
24
|
刘堂社区
|
刘庄、竹园、宫庄、连庄、老古庄、西段、后刘、温庄、王庄、营庄、西刘、小庄、青年庄、田庄、北陈、路庄、李庄、东段、后张、顾庄、中刘、前刘、许庄、竹前、湖西、湖东、东刘、小宅、大刘、余营、南陈、南张、桑庄
|
33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