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堂镇是“安徽省中心建制镇”、“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镇”,省63个重点中心镇之一,太和县次交通中心镇。
三堂镇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,地处太和县东北部,西边与原墙镇接壤,东面与苗集镇交界,南部紧连三塔镇,北处搭界宫集镇。329国道和京九路交汇处,建有县级火车站三堂集站,1999年被省政府命名为中心镇建设示范镇。2001年又被省计划委、财政厅、建设厅确定为第一批省集中力量扶持的重点中心镇,是全省200个中心镇中63个重点中心镇之一,太和县政府"十二五"规划定为次交通中心镇。 1992年撤区并镇成立三堂镇。现有面积66.1平方公里,耕地6.3万亩,人口5.1万人,非农业人口1814人,辖9个村委会,121个自然村,275个村民组。
三堂镇是农业大镇,主要种植小麦、大豆、玉米、红芋、棉花、油料、药材等农经作物,"三粉"加工远近闻名,产品销往全面各地,近几年蔬菜基地建设、小麦良种繁育,规模养殖业发展迅速,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。交通方便快捷,在拥有大京九、308省道的同时,距离商阜高速出入口仅5公里。
政区概况
名称来历 明末清初年间,因周围建有“孔子庙”、“老子庙”、“佛祖庙”而得名“三庙堂集”,后简称“三堂集”而得名。
地理位置 三堂镇位于太和县城东北部,京九铁路与308省道的交汇处,距离县城30千米,东临苗老集镇,西连原墙镇,南接三塔镇,北靠宫集镇。人民政府驻地三堂村,电话区号0558,邮政编码236645,南距阜阳市40千米。
政区沿革 1969年3月撤区并社,1979年8月,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,1992年撤区并镇成立三堂镇。
政区划分 2006村级区划调整,全镇辖赵寺、康庄、玉皇、向阳、镇东、站东、站西、洪河、三堂9个村委会,121个自然村,275个村民组。
人口面积 2011年末,辖区面积66.1平方千米,南北最大距离10.2千米,东西最大距离8.6千米;总人口51226人,非农业人口1800余人,流动人口12500人;总人口中男性26505人,占51.7%;女性24721人,占48.3%。2011年人口出生率14.6‰,死亡率5.5‰。
地形地貌 三堂地处淮河流域,属淮北平原, 位于淮北淤积平原西北部,境内地势平坦。
气象水文 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,气候特征为:四季分明,季风显著,气候温和,雨量适中,光照充足,无霜期长,光、热、水资源丰富,但由于雨量在年际间、年内各季分布不均,极易造成洪涝灾害。境内水系发达,原苗河、芦草沟、天泉沟、刘沟、蛇沟、老母猪江等横穿全境。
自然资源 地下水资源丰富,矿产资源较贫乏。
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旱涝、风灾、低温、霜冻等。
三堂镇村级区划
行政村名称
|
自然村名称
|
三堂村
|
辖10个自然村、农业人口共有1235户、4042人、耕地4025亩
|
洪河村
|
辖9个自然村、16个村民组、共有1535户、4803人、耕地5161亩
|
站西村
|
辖19个自然村、共56个村民组、1990户、人口7396人、耕地9714亩
|
站东村
|
辖10个自然村、32个村民组、人口4529人、共1505户、耕地4726亩
|
镇东村
|
辖11个自然村、34个村民组、人口4775人、共1293户、耕地6533亩
|
向阳村
|
辖12个自然村、共有5910人、1622户、耕地7902亩
|
玉皇村
|
辖16个自然村、25个村民组、共有4986人、1280户、耕地7041亩
|
康庄村
|
辖18个自然村、6590人、1787户、耕地面积8728亩
|
赵寺村
|
包括原赵寺、解寨、张新、涧南四小村。总人口6755人1904户,耕地10311亩
|
|